- 公司動態
環保行業運行概況、行業政策分析及展望
2019-09-24 08:48:17 來源:wattec環保工程及服務行業屬于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,融資能力直接制約著行業發展。在經歷了2017-2018年的金融去杠桿之后,今年以來國務院、央行、銀保監會等多部門陸續出臺了多項金融舉措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,這有利于緩解行業所面臨的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
作為典型的政策驅動型行業,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,政策體系基本完備,覆蓋水土固廢氣的環境監管格局已經開始形成,不斷增加全社會的環保需求。其中,4月份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》,該通知要求到2020年,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,對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投放、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以及分類處置,將*地促進大固廢領域的發展。
pH做為基本的污水指標,勢必成為供求的熱點,這對廣大的E-1312 pH電極,S400-RT33 pH電極制造商,比如美國BroadleyJames來說是個重大利好。美國BroadleyJames做為老牌的E-1312 pH電極,S400-RT33 pH電極制造商,必將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。我們美國BroadleyJames生產的E-1312 pH電極,S400-RT33 pH電極經久耐用,質量可靠,測試準確,廣泛應用于各級環保污水監測以及污水處理過程。
作為環境保護服務的重要購買者,政府在調整行業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下行,穩增長的投資需求不斷增長,環保行業的逆周期性與社會公益性受到政府的關注,政府在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聚焦環境污染攻堅戰,加大在環保領域的投入,環保類投資增速遠高于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。
環保工程及服務行業發債企業數量尚可,信用等級相對較高,今年以來尚未有債券發生違約。隨著證監會對于并購重組監管的放松,國資入股環保企業趨勢的延續,該行業的信用狀況將得到進一步改善。
盡管我們認為該行業已度過了*為艱困的階段,但該行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風險因素。如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導致宏觀經濟發展放緩、融資環境并未實質好轉、政策的落實不到位等等,這些風險因素都能對行業的發展產生較大不利影響。
一、行業近期運行概況
受資管新規、金融去杠桿以及PPP清庫存等政策措施影響,環保企業在2018年遭遇了投融資困境,大部分企業放慢拓展步伐,業績有所放緩甚至下滑,個別企業出現了債務違約。2019年上半年,隨著環保產業所面臨外部風險的持續釋放,財政發力、融資邊際改善以及對污染防治企業的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,環保企業經營情況較2018年相比有所改善。未來隨著國內環保相關產業政策的不斷加碼、需求的進一步釋放、融資環境的逐步改善,環保企業有望迎來較快發展。
(一) 環保行業發展潛力巨大
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,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,環境保護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。為了改善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的局面,我國加大了環境保護工作力度,淘汰了一批高能耗、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,加快了污染治理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。但當前,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,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威脅人體健康、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,環保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。隨著我國城鎮化及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,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,近年來我國環保投資整體呈現向上態勢,2017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已達到9,539.00億元,處于歷史較高水平。但環保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比重,卻從2012年開始呈下降趨勢,至2017年末其所占比例只有1.16%(見圖1)。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,之前高速階段所積累的環境問題開始顯現,環保壓力不斷加大,而根據發達國家經驗,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%-1.5%時,才可能遏制環境污染的惡化趨勢,比重升至2%-3%時,才有可能改善環境質量。由此看來,目前國內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要起到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,還有巨大的空間。
根據《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(2018)》,未來幾年我國環保產業投資需求將超過4萬億元,用于購買環保產品和服務的投資接近2萬億元(見表1)。其中大氣污染防治領域,打贏藍天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10178億元,環保產品和服務需求約2530億元;水污染防治領域,打好碧水保衛戰投資約為1.8萬億,環保產品和服務需求約9200億元;土壤污染防治領域,打好凈土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6600億元,環保產品和服務需求約4158億元;危廢領域,預計到2020年處理空間約達3000億元左右,若產廢企業自行處置率按50%測算,市場空間約1500億元;環境監測領域,預計“十三五”期間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增速大約在25%左右,市場空間超過1000億元。
2019年1-6月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5.8%,較去年同期下降0.2個百分點,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增速2.95%,較去年同期下降0.36個百分點,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累計增速48%,較去年同期增長12.6個百分點,近年來環保投資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、基建投資增速相比一直處于較高水平(見圖2)。積極的財政政策聚焦環境污染攻堅戰,財政支出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,環境保護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的比例由2007年的2%提升至2018年的2.9%,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節能環保支出較2018年實際支出增長7.4%。2019年1-5月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.3萬億元,同比增長12.5%,其中節能環保支出2219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29.8%。地方專項債券發行加速,生態環保是主要投向之一。截至2019年6月25日,地方政府新增債券中,募集資金包含生態環保投向的債券余額有9178億元,其中2019年新增的有3052億元,占比達到21%。環保投資同比增速不僅遠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,以及地方專項債券的投向,體現了政策在環保領域投資的傾斜。
新發布